嚴植之,字孝源南齊南梁時士大夫。

生平[一][]

嚴植之,字孝源,建平秭歸人也。祖欽,通直散騎常侍。

植之少善《莊》、《老》,能玄言,精解《喪服》、《孝經》、《論語》。及長,遍治鄭氏《禮》、《周易》、《毛詩》、《左氏春秋》。性淳孝謹厚,不以所長高人。少遭父憂,因菜食二十三載,後得風冷疾,乃止。

永明中,始起家爲廬陵王國侍郎,遷廣漢王國右常侍。王誅,國人莫敢視,植之獨奔哭,手營殯殮,徒跣送喪墓所,爲起塚,葬畢乃還,當時義之。建武中,遷員外郎、散騎常侍。尋爲康樂侯相,在縣清白,民吏稱之。天監二年,板[二]後軍騎兵參軍事。高祖詔求通儒治五禮,有司奏植之治凶禮。四年初,置《五經》博士,各開館教授,以植之兼《五經》博士。植之館在潮溝,生徒常百數。植之講,五館生必至,聽者千餘人。六年,遷中撫軍記室參軍,猶兼博士。七年,卒于館,時年五十二。植之自疾後,便不受廩俸,妻子困乏。旣卒,喪無所寄,生徒爲市宅,乃得成喪焉。

植之性仁慈,好行陰德,雖在闇室,未嘗怠也。少嘗山行,見一患者,植之問其姓名,不能答,載與俱歸,爲營醫藥,六日而死。植之爲棺殮殯之,卒不知何許人也。嘗緣柵塘行,見患人臥塘側,植之下車問其故,云姓黃氏,家本荊州,爲人傭賃,疾旣危篤,船主將發,棄之于岸。植之心惻然,載還治之,經年而黃氏差[三],請終身充奴僕以報厚恩。植之不受,遺以資糧,遣之。其義行多如此。撰《凶禮儀注》四百七十九卷。

  1. 《梁書·卷四十八·列傳第四十二·儒林》。
  2. 板,板官也。此魏晉時授官之一法。《說文》:「版、判也。從片、反聲」。《康熙字典·辰集中·板》:「又板官。假板官品之卑者。……《宋書·百官志》:『除拜則為參軍事府,板則為行參軍。』」
  3. 後作「瘥」,楚懈反;釵去聲。病癒。《廣韻》:「病除也。」《集韻》:「瘉也。」